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中国车企在东南亚蚕食日企份额

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中国车企在东南亚蚕食日企份额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5
卓锦股份大宗交易成交50.00万股 成交额472.50万元秒懂 科思科技龙虎榜:营业部净卖出442.59万元 建设银行大宗交易成交60.00万股 成交额516.00万元反转来了 中广核技:公司的子公司俊尔公司正在开发特塑PEEK产品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南模生物涨停 机构龙虎榜净卖出764.55万元 立昂技术:实控人王刚累计66.45%持股被质押 龙国核电:7月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247500股官方处理结果 科思科技龙虎榜:营业部净卖出442.59万元 谋篇“十五五”,货币政策如何更加精准有力 | “十四五”规划收官又一个里程碑 盛美上海:累计回购约44万股 三连板倍加洁提示风险:公司股价短期波动幅度较大最新进展 新黄浦8月4日大宗交易成交4269.54万元最新进展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因工作原因辞任 13只科创板股今日大宗交易平台发生交易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因工作原因辞任 赵薇所持1590万元股权遭冻结!秒懂 中关村:8月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成大生物:尚未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实测是真的 53股每笔成交量增长超50% 解密主力资金出逃股 连续5日净流出721股最新报道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因工作原因辞任实时报道 龙国首都不动产信托普惠再升级 “运河基石”慈善信托为特殊需要家庭助力 【每日收评】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全线收红,军工股全线爆发最新进展 极米科技:正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官方通报 对赌高压下业绩难扭亏 微创医疗等来上海国资救命 当智慧门禁遇上边缘计算,看熵基科技如何重塑高端装备园区安全运营? 凯尔达: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6.5万元,同比下降89.94% 航空发动机概念上涨3.47%,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专家已经证实 短剧游戏概念下跌0.32%,7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又一个里程碑 解密主力资金出逃股 连续5日净流出721股最新报道 特朗普将在未来几天任命新的美联储理事和就业数据负责人 长江有色:4日氧化铝期价涨0.62% 全天交易活跃度不足后续来了 俄副外长:欧盟因终止与俄合作损失超万亿欧元 【每日收评】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全线收红,军工股全线爆发 海信家电:海信通信增持计划已提前实施完毕 累计增持约1385.61万股太强大了 洲际船务:拟向合伙企业提供财务资助及担保又一个里程碑 洲际船务:拟向合伙企业提供财务资助及担保 龙国资产爆发!美联储降息大消息反转来了 半年报首亏、实控人撤离,翔丰华滑向“泥潭”秒懂 银行理财公司参与IPO打新又现新面孔 越疆公布建议实施H股全流通官方通报来了 同源康医药-B完成配售923万股 净筹约1.55亿港元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掀舆论风暴 一片质疑声中达里奥声援特朗普这么做真的好么? 巴菲特继续“瘦身”银行股:伯克希尔哈撒韦Q2疑再减持69亿美国银行持仓

11 月 27 日消息,对于日本汽车制造商来说,眼下的处境步履维艰。

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冲击全球汽车行业,日本的汽车制造商 —— 这些曾被视为国民品牌的企业,正逐步沦为最大受害者之一。

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汽车制造商艰难求生,因为中国本土车企正以一波接一波的电动汽车强势占据展厅。同时,中国品牌也在进军东南亚市场,迅速侵蚀丰田、本田和三菱等传统日本品牌的优势地盘。

根据彭博社对汽车销售与登记数据的独家分析,2019 年至 2024 年间,日本车企在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份额下滑幅度位居各国车企之首。

在中国市场,彭博追踪的六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连丰田的销量和产量也停滞不前。在东南亚,尽管日本品牌曾享有高度忠诚度,例如 2019 年印尼市场几乎每辆车都来自日本车企,但如今中国品牌正在逐步蚕食它们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泰国和新加坡,日本车企的市场份额已从 2019 年的 50% 以上跌至 35%。

尽管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丰田在皮卡等细分市场仍有优势,但总体形势对这些曾以效率和可靠性闻名的日本车企而言颇为不利。

亚洲市场的衰退与全球挑战

亚洲市场份额的流失不仅令人担忧,也预示着日本车企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可能面临更大压力。虽然高额关税目前阻碍了中国车企在欧美市场销售乘用车,但在全球范围内,日本车企在向纯电动汽车转型的速度上明显落后。这种滞后可能让它们在这个以尖端电池技术和智能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中付出惨重代价。

东南亚市场也在悄然变化。曾经由日产和马自达主导的街道和高速公路,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新的车标和设计风格。

丰田在东南亚的优势主要来自其区域生产能力。它在东南亚工厂生产的大排量汽油车广受当地消费者欢迎。2023 年,丰田生产了约 1100 万辆汽车,其中泰国和印尼合计占了近 10%。

然而,在印尼前首都雅加达,虽然丰田依然是道路上的主导品牌,但日产几乎成为“濒危物种”。本月早些时候,日产报告利润大幅下滑,原因包括产品线老化、促销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北美市场缺乏混动车型,这迫使公司采取裁员和减产措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印尼市场异军突起。今年 7 月,比亚迪刚刚向印尼客户交付首批汽车,仅两个月后便跻身当地销量第六的品牌。雅加达旗舰展厅的工作人员透露,起售价为 4 万美元的中型电动掀背车“海豹”最受欢迎。

日本车企的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危机,日本车企正加强合作并投资长期项目,例如开发车载软件、固态电池等技术,试图重获市场主导地位。

今年早些时候,丰田展示了一款“碳中性内燃机”原型,旨在进一步提升其混动车技术。同时,丰田也在开发自有软件平台,以抗衡中国电动车的豪华配置。

本田、日产和三菱则在深化今年新成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开发软件和电动车基础设施。这一战略暂时在北美市场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过去两年中,北美电动车增长放缓,而混动车的受欢迎程度有所回升,这恰恰是日产和丰田的强项。

但在中国这个全球电动车之都,这一策略的效果却并不显著,日本车企付出了沉重代价。

日本制造业优势的逐渐丧失

日本在大规模汽车生产方面的声誉也在下滑。20 年前,日本占全球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而如今这一数字已降至 11%。

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然而,出口至欧洲和美国的中国电动车需缴纳高额关税,这促使比亚迪等公司考虑在当地设厂以规避关税,也推动它们加速扩展至其他市场,实现全球化雄心。

彭博情报指出,中国在低成本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车企在海外建立强大供应链的能力,使它们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占据了竞争优势。

尽管中国品牌在关税实施之前就已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发起攻势,彭博情报高级汽车分析师吉田辰夫认为,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强化。他表示:“他们很可能会加大推进力度。”

相关文章